10月11日晚间,人民银行发布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及9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9月广义货币(M2)继续保持稳定增速,贷款余额实现双位数增长。

社融方面,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

专家普遍表示,从金融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并加快落地下,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

居民中长期贷款少增幅度收窄

数据显示,9月末,M2余额2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45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

对于M2增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指出,9月M2同比增长12.1%,体现出市场流动性继续保持合理充裕。一方面,增量政策持续发力下,信贷投放超预期放量,存款派生效应大幅提升;另一方面,9月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和减税降费推动财政存款向M2转移,有助于市场流动性改善;此外,非标融资超季节性增长,也对M2形成支撑。

贷款方面,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除了规模上实现同比多增,贷款结构改善也可圈可点。从企业端看,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反映企业发展信心增强,融资需求明显回暖。

值得关注的是,9月票据融资同比减少827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对此,周茂华认为,票据融资整体收缩,主要是国内宽信用政策持续发力的结果。随着表内信贷融资成本稳步下行,企业逐步转向表内信贷融资。

从居民端看,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分析指出,9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少增1211亿元,少增幅度持续收窄,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持续转暖迹象。9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1310.17万平方米、11.75万套,同比下降13.91%和17.02%,这一降幅与8月相比,也进一步收窄。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共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4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2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5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5万亿元。

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助推社融

社融方面,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也高于8月2.43万亿元的增量水平,继续显著回升。

究其原因,温彬认为,新增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是社融的最大贡献项,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力下,新增委托贷款增加1500多亿元,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指出,9月社融中,企业债券发行弱于上月,信用恢复难度较大,股票融资增量相对平稳,两项合计增量不超过2000亿元。与此同时,政府债券发行较上月多增2500亿元,主要为新增的5000亿元地方政府结存限额与稳步发行的国债,基本与预期一致。

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7.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91万亿元,同比多1.5万亿元。

推动房地产回暖

综合来看,9月信贷需求、结构改善明显,实体经济需求进入恢复通道,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及其接续政策也在不断释放好的结果。

展望未来,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M2增速远高于M1增速,表明财政金融政策已充分发力,广义货币供应量高增,市场流动性充裕。下一步,宏观政策的重点将是着力促消费、扩投资,特别是尽快推动房地产行业企稳回暖,提升实体经济活跃度,将宽信用效应充分释放出来。

温彬表示,结合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及各项政策部署来看,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有望对四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形成有力支撑,有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记者 许予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