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认为,产业链融通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整体水平。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融合贯通、市场和业务订单的对接,能够有效助力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市场的拓展,从而实现可持续、有动力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为缩小区域差距注入新活力
该报告由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联合阿里巴巴钉钉发布。报告从组织数字化指标、业务数字化指标和产业链数字化指标三方面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指标体系。
报告以钉钉上的中小企业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情况为基础,并参考多方相关数据,由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钉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1家单位联合研发编制而成,客观展示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现状和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报告显示,2021年中小企业数字化综合指数平均值为34.5,其中16个省(市)指数值高于平均水平,广东以60.23的指数值稳居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第一名,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紧随其后,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特点。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整体水平相对较好,西南、西北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整体水平相对偏低。
报告指出,未来,随着资金网络、商业信息网络、物流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中小企业数字化将会进一步突破地理条件限制,逐渐改变我国传统的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注入新的活力。
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尚有待深化
从具体指数数据分析来看,中小企业越是在知识产权、著作权、企业信用排名靠前的城市,在产业链数字化指数排名方面也越靠前,说明在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中发挥着积极作为、主动攻坚克难,成为大企业有力的配套和补充,在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报告也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总体上呈现“组织数字化”优于“业务数字化”和“产业链数字化”的特点,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程度有待深化,数字化转型对于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显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兼顾统一性和差异化。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或同一地区的不同企业,其数字化转型路径呈现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不同规模、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数字化缺乏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类型等因素,综合设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将有助于在更广层面上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
报告课题组建议,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可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精特新”财政资金中设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子项资金;继续健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夯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引导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联通和资源共享;提升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2022APEC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暨报告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一级巡视员叶定达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今年,工信部联合19个部门出台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力争到2025年,通过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化发展、夯实数字化服务基础等手段,引导中小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工艺等,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钉钉总裁叶军在大会发表主题演讲。叶军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在从组织数字化走向业务数字化,有的已经率先进入了产业链数字化。
叶军介绍,钉钉是扎根于中小企业的服务产品,从2015年创业至今,已经服务了2100万的企业、学校、政府和事业单位,其中有70%是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有近50%都在使用钉钉进行数字化转型。钉钉上有近350万的应用,很大一部分是低代码应用,这些低代码应用是由中小企业的业务人员自行搭建的,因为只有企业的业务一线人员才真正懂自己的企业,钉钉愿意成为一个PaaS,以数字技术服务千行百业,加速数字化的落地,加速企业数字生产力的爆发。